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题。(25 分)
冬天实在太冷了。若是冬天搭乘在县城和桥头之间运营的那趟班车的话,紧紧地塞满一 车的不是人,而是外套。每个人都裹得严实实,男人顶着沉重蒙华的皮帽子,女人给大头巾 缠得刀枪不入。孩子们更是被捆扎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个个圆乎乎的,胳膊腿儿都动弹不了。 拾起个孩子往地上一扔,还会反弹回来。班车只有一辆,来一天,去一天,要想搭这辆车进 城或去桥头,得算好单双日。
班车是一辆绿色的中巴,开车的师傅五十来岁,整天笑呵呵的。要是有人在路边招手拦
车,他就一边踩刹车,一边嘴里“嘟儿... ”地发出勒马的声音。他那辆破车尽管到处缠满了 透明胶带,还是四面漏风。暖气是一点儿也没有的,大家挤在一起紧坐着,每人嘴前一团白 气。偏那破车又开得死慢死慢,一摇三晃荡,似乎随时都会散架,一路上让人越坐越绝望。
不管我上车之前去得有多早,最后得到的座位总是引擎盖子。因为途中每上来一个旅客, 司机都会重新分配一下座位,谁让我年轻呢。好座位自然要让给老人了。坐在引擎盖子上最 倒霉了, 因为司机是个大烟鬼,一路上抽个不停,把人熏得昏头昏脑。不过幸好是冬天,穿 得很厚,倒也不怕硬硬的引擎盖子会硌屁股。
最怕的是冷。那个冷啊——冷得人一动都不敢动,觉得动弹一下都会瞬间露出破绽,让 四面围攻的寒冷逮着个空子,猛地掏空掩藏在身体最深处的温暖。四肢又沉又硬,唯一的柔 软和温暖只在胸腔里。我偎在蜂呜器般颤抖不已的引擎盖子上,蜷着腿,尽量把身子缩成最 小的一团,眼观鼻,鼻观心,默念剩余的时间,一秒钟一秒钟地忍受。这时,眼睛一瞟,看 到旁边坐着的老头身上披的羊皮大衣垂下来一角,大喜,立刻捞过来盖在腿上。皮大衣这东 西真好,又沉重又不透风,很快,上半身和下半身出现了温差。我袖着手,缩着脖子,继续 默念剩余的时间。
可是,车到可可托海,那件救命大衣就要跟着老头下车了。可我还没反应过来,拽着大 衣一角,不愿意放手。那老头扯着另一头,同情地看着我。我又拽了两下,才绝望地放弃。
温暖的双腿全部暴露在冷空气中,可以听到坚硬的冷空气大口大口吸吮这温暖时发出的 “吱啦啦.... ”的声音。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温差立刻调了个个儿。又因为上半身已经麻木不仁, 而下半身刚刚进入寒冷中,还敏感得很,也就更痛苦......
可可托海是新疆的寒极,据说也是中国的寒极。在八十年代有过-51°C 的记录,而寻 常冬天里,三九天降到-40°C 则是经常的事。
幸好只痛苦了十几分钟,马上出现了转机。车还没开出可可托海那条著名的林荫道,就 有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在路边等车。车门一开,涌上来一群小家伙。我眼明手快,逮着个
最胖的,一把捞过来抱在膝盖上,沉甸甸的温暖猛地严严实实罩了上来。他的母亲还拼命向 我道谢。
(节选自李娟《坐班车到桥头去》 11.第一段写乘车时的寒冷,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 (6 分)
答:
12. 文中写道。“一路上让人越坐越绝望。”请概括说明人们绝望的原因。(6 分)
答:
13.请分析概括“我”在车中的情绪变化。(7 分)
答:
14.根据原文的描述,概括司机师傅的性格特点。(6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