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来强调预防保健的重要性,早在《黄帝内经》时期的中医药学已认识到人体由健康向疾病的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认为“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圣人之举,上工之为。经络腧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疗效卓著,而且在养生保健方面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源远流长的艾灸疗法
《黄帝内经》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也。”早有灸法的记载。
《千金要方》
“取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作饼子,厚三分,已有孔,勿覆孔,可肿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药王孙思邈在书中总结了艾灸理论及多种灸法,如上述的隔物灸,还有施灸顺序及艾叶选择等。
《外台秘要》
“适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唐代王焘也非常重视灸法的奇效。
可选用什么穴位进行艾灸?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四横指),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处,是全身的强壮穴之一。
生活中经常按摩或艾灸足三里穴至穴位局部酸胀发热,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扶正培元、强身健体的作用,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另外,此穴位有很强的健运脾胃的功能,常灸此穴可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有效调理胃肠功能,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2、关元穴
关元穴为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位于肚脐直下3寸,即脐下四横指处,是古今医家皆推崇的中医养生保健要穴。
这则传说的记载说明长期灸关元穴可以增强体质,保健益寿。生活中我们经常按揉或艾灸关元穴,能够起到补益元气、祛寒回阳、调理冲任等作用,对于正气不足、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气喘气短等各种虚损性症状,以及男女生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补益和调节功效。
3、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位于手腕掌侧横纹中央上2寸处(约三横指),善治内脏疾病,是心脏保健的要穴。
日常可以通过按揉内关穴,达到补益气血、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每天按揉内关穴1-2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缓解胸闷心悸、心绞痛,改善心动过缓或过速及失眠等症状均有良好效果。
常用的灸法有哪些呢?
1、直接灸
直接灸是艾灸几千年来最正统,最被医家认可的一种灸法。明末清初之前的超过千年时间中,古人大多用直接灸进行艾灸治病,并且至今保留的关于艾灸的记载中,大多是关于直接灸的说明。
2、麦粒灸
所谓麦粒灸法,属于直接灸的范畴,再加上现代人在施灸过程中的创新,可以达到施灸时疼痛少、效果好、不留疤的效果,并且整个施灸过程中艾烟极少,可谓是艾灸中兼具效果和方便的完美灸法。
3、隔盐灸
我们采用隔盐灸一般是用于神阙穴施灸,极少有用去其他穴位的。并且我们所用的盐并非食用盐,大多用的是青盐或者是粗盐。
4、艾条悬灸
我把所有通过艾条并且距离皮肤有一定距离来进行悬空施灸的灸法统一称之为悬灸。这种灸法出现时间不长,但相比于以上介绍的几种灸法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无痛苦,无创伤,操作简单所以目前我们常做的灸疗操作方法就是悬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