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知觉的种类及其特征一直是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客观题的重要考点,由于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导致大家在做例子反选类习题的时易混淆,特别是诱发运动与运动后效的区别,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一、概念详讲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有两种:一种知觉是现在是什么季节、几号、几点;二是知觉现在时刻与过去某一时刻的长短。
3.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运动知觉就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真动知觉:指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即物体在按一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位移时,人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例如教师在教室内走动。
似动知觉:是将实际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就会感觉到一个刺激物在向另一个刺激物做连续运动。
②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③自主运动:如果你在黑暗的房间紧盯一个燃烧的烟头,过一段时间后,便会感觉它似乎在不停地游走。
④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如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二、概念辨析
动景运动:两个刺激物均静止,例如电影播放画面是一帧一帧投影,但因为速度过快我们知觉成连续的画面。
诱发运动:一动一静(同时知觉):例如自己坐的车静止,当旁边车前进的同时知觉自己的车在后退
运动后效:一动一静(先后知觉):先看前进的车,再看路边的树,知觉到树在后退
三、实战演练
1.坐在未开动的火车上,由于旁边火车的开动,会感到自己存在的火车正在移动,这种现象是( )。
A.动景运动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2.圆月高挂,浮云飘动,人们却觉得月亮在动而浮云不动。这一现象是( )。
A.动景运动 B.真正运动 C.自主运动 D.诱发运动
答案:1.B.2.D